索引号: bxsgyhxxhj-2023-00038 发布机构: 本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信息名称: 政协本溪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201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主题分类: 市政协提案
发布日期: 2023-06-07 成文日期: 2023-06-07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政协本溪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201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6-07 15:18:16 【字体:

民建本溪市委

贵委提出的围绕钢铁产业链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推进本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决策部署,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通过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等,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提高产业智能制造水平,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支撑。

 一、产业链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明确把钢铁深加产业作为我市的接续产业举全市之力加以重点扶持发展,围绕本钢钢材和地方生铁资源延钢铁深加工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1.钢铁生产企业现状

本钢集团已经具备了年产铁矿石原矿2300万吨、铁精粉780万吨、生铁1624万吨、粗钢2082万吨、热轧板1434万吨、冷轧板639万吨的生产能力,能够生产60多个品种、7500余个规格的产品。2019年,本钢集团完成生铁1590万吨、粗钢1617万吨、热轧板1227万吨、冷轧板536万吨、棒线材332万吨、铸管9.5万吨主导产品汽车板、管线钢、集装箱用钢板等在国内领先鞍钢拥有2800余万吨的钢铁生产能力,主导产品汽车板、冷轧硅钢、管线钢、石油管、集装箱用钢板、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北特殊钢集团公司拥有粗钢340万吨,钢材262万吨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轴承钢、不锈钢棒线材汽车用钢异型锻件、无缝钢管等营口中板有限公司拥有600万吨的钢铁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为特厚板、厚板、中板和线材

 我市地方企业共有国家工信部认定的铸造用生铁生产企业6户,高炉7座,总炉容1759m3年设计铸造生铁产能196万吨2019全市地方企业生产铸造用生铁96万吨。

2.钢铁深加工企业现状

全市共有钢材深加工规模以上企业30户,年设计钢材深加工能力50万吨。主要企业有本溪银龙预应力材料公司、本溪金桥焊材公司、本溪正兴车轮公司、本溪平安车业公司、辽宁恒泰重机公司、辽宁民盛橡塑机械公司、北方钢管公司辽宁亿通钢塑复合管制造有限公司、本溪鹤腾铁塑公司、本溪康顿防盗门公司等。

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地方铸造生产企业7户,年设计铸生产能力50.9万吨。主要企业有:辽宁华岳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东华铸造有限公司、本溪京唐轧辊有限公司、桓仁宏旭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本溪市海宝轧辊有限公司、本溪鑫众达机械轧辊有限公司等。

3.产业集聚区情况

我市钢铁深加工主要集聚在本溪县、南芬区、平山区、溪湖区等地。

本溪县、南芬区由于有优质、丰富的生铁资源,发展铸铁深加工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已形成以铸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本溪县经济开发区、南芬区经济开发区主要产品有:汽车发动机曲轴机床床身冶金轧辊等。

平山区、溪湖区由于距钢铁原材基地(本钢)较近,发展钢材深加工产业有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已形成了以钢材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桥北经济开发区、东风湖经济开发区。主要产品有:计量泵、起重机械、碳钢焊条、钢塑复合管等。

4.科研力量情况

目前,我市钢铁深加工企业共有8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是:辽宁恒通冶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辽宁恒泰重机有限公司、辽宁华岳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溪水泵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民盛橡塑机械有限公司、本溪康顿(集团)有限公司、本溪工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本溪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中心。

另外,我市部钢铁深加工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对于提高我市钢铁深加工企业的科研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完成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市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配套能力建设,培植配套协作能力,完善产业生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现上下游产业融通发展,为推进本溪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一)推动产业集群建设

根据各县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我们对全市装备制造业进行了优化布局,推动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

 1. 建设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提升现有装备制造业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重点推进塔吊、特种车辆、医疗器械、工业往复泵、燃煤锅炉、双金属带锯条、曲轴、防盗门、钢塑复合管等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变。同时围绕塔吊、特种车辆、医疗电子等行业,建链、补链,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升成套装备制造能力根据各县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对全市装备制造业进行优化布局,推动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本溪依托观音阁经济开发区建设,重点推进人参铁深加工,建设优质精品铸件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平山区依托桥北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桥北工业园区建设,建成汽车零部件、高端玻璃、材料构件、高端装备制造、高端金属材料研发生产等五个产业集群明山区依托太子河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新材料产业园、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建设预计2025年,全市钢材深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50亿元以上。

2. 建设精密铸件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我市人参铁资源优势,及拥有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地方铸造用生铁高炉7座,铸造生铁产能196万吨的产业优势,依托本溪聚鑫达公司、本溪参铁公司等铸造生铁企业推动南芬区经济开发区拉长产业链条,着力发展冶金轧辊、高炉冷却设备、铸管管件、汽车零部件、海洋石油开采设备、机床床身、矿山机械、工程机械、风电铸件等零部件及设备努力将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精密铸件产业集群。预计2025年,全市铸造用生铁产量达到155万吨、铸件产量达到5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

(二)推动产业链发展

本钢作为全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全省最大的国有企业,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精品板材基地,我市产业链建设必须依托本钢的头部企业引领作用。

1. 用本钢产品优势,依托年吞吐能力450万吨的本钢北方恒达物流园,及规划建设的平山、溪湖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构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承载区。重点围绕塔吊、特种车辆、医疗电子等行业,建链、补链,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升成套装备制造能力,逐步向中高端迈进。预计2025年,全市钢材深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

2. 依托本钢,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围绕发展机器人、汽车、机械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及配套产业,着力引进轴承、齿轮、新型集装箱、汽车车厢部件、高铁配件,工槽角等建筑型材、钢结构、不锈钢冲压、墙体材料用彩涂板、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加工生产企业。本溪湖经济开发区要以本钢热轧板、冷轧板、特殊钢等产品及其边角余料为依托,重点发展废钢加工配送、建筑用及民用小五金加工产业。

    (三)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为促进产业链招商,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丰厚度,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本溪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了《本溪市围绕本钢上下游产业及地方重点企业配套招商引资指导意见》,开展精准招商。

1. 围绕本钢上下游产品企业招商引资。着力引入大型铁矿开采企业,整合资源,提高采矿企业的集中度,实现规模化经营;引进2-3家废钢加工配送规模企业,全力打造千万吨级废钢加工配送基地;经与本钢集团沟通,筛选出对本钢下游产品进行深加工的企业60户,年采购本钢产品约400万吨。

2. 围绕重点建材企业招商引资。 围绕辽宁山水工源水泥有限公司、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本溪福耀浮法玻璃有限公司等重点建材生产企业进行针对性招商,引入生产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企业,模块化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装配住宅构件等水泥制品深加工企业,构建绿色建材产业基地。

3.围绕本地重点装备企业招商引资。围绕平安富晟(辽宁)汽车有限公司引入配套生产液压油缸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以本溪鹤腾科技发展公司为带头企业,发挥其具备军工保密资格证、装备承制资格证优势,整合东风区域管泵阀产业链条,大力推广管泵阀产业走向军工产业发展道路,推动以商招商模式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管泵阀制造企业入驻,打造溪湖区军工产业基地。

(四)强化创新驱动

推动产学研合作主动与沈阳药大、大连理工和辽宁科技学院等大专院校对接,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建立项目合作。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解决关键领域高素质人才短缺等问题。

1.突出线上引领,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克服疫情防控的压力和影响,突出线上引领,采取腾讯会议等形式,变集中线下培训为分散线上培训,组织规上重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灵活广泛参加各种内容的专题培训,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2022年先后组织130余家企业开展了20多个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800余人次。

2.聚焦重点工作,扎实落实全市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围绕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重点任务,坚持调研先行、认真落实。组织多次调研召开会,结合省相关文件和我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经反复完善修改,起草和出台了《本溪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实施细则》和《本溪市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实施细则》,我局以市委文件正式下发,目前我局正积极落实。

(五)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我们紧盯智造强省等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围绕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和优质企业培育等方面,主动帮助企业谋划项目,建立高质量项目库,争取政策资金,并把这一指标纳入县区考核的重要内容。

1. 争取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政策。根据省工信厅、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智造强省方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辽工信投资〔2022156号)精神,经过认真组织协调和多方努力,最终我市北方恒达物流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应用、玉晶玻璃一窑两线玻璃生产线数字化智能升级改造、Low-E节能玻璃生产线数字化升级改造等项目获得2022年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6400万元。

2. 争取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贴政策根据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辽宁银保监局《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辽宁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贴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企业开展项目申报,我市辽宁开影医疗有限公司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Precision32申报2022年辽宁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费补贴项目,获省首台(套)保险补贴59.6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对我市而言,加快数字经济与业融合、协调发展是躲不过、绕不开的必由之路,是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坚持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全力聚焦智能化、集群化,才能不断培育壮大钢铁产业发展新动能

1.转变发展思路一是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及碳减排、碳达峰要求,调整发展思路,深化地区布局调整,立足现有业基础实施组团发展、提质增效,不断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着力减轻本地区环境和能耗压力,积极构建特色明显、错位发展、互补互进的发展新格局。二是进一步规范集聚发展,深入推进钢铁产向园区集中,强化园区规划管理依法履行企业投资管理、土地供应、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手续。同时,结合质量、安全、能耗等要求,推动实施企业升级改造,加强重点行业规范管理。三是提升项目质量,坚持综合施策,打好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组合拳”,既注重提升钢铁产业比较优势,更注重开展针对性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增强投资的有效性。

2.推动业改造升级。一是加快钢铁产发展,抓住鞍本重组机遇,发挥好本钢在技术研发能力提升、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保障能力提高方面的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平山区、溪湖区产业园区为依托,围绕本钢产品的下游产业链,着力发展新型集装箱、汽车车厢部件、高铁配件、管泵阀、不锈钢用具等装备制造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二是推进高端精密铸件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本溪人参铁资源优势,推动南芬区围绕本溪聚鑫达公司、本溪县围绕本溪参铁公司等铸造生铁企业的下游客户,着力发展汽车发动机曲轴、发动机壳体,刹车盘,以及矿山工程机械、海洋石油开采设备等精密铸件产业,努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精密铸件产业基地

3.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一是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用数、上云、赋智”,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大企业数字化改造力度充分发挥应用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优势,推动数字技术在钢铁业的应用,提高企业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推进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打造系统化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发展基于平台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二是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运用智能技术和智能装备实施技术改造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企业实施设备互联、数据互换、过程互动、产业互融,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三是推动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推动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服务”转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感谢贵委对我市钢铁产业链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本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