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gyhxxhj-2024-00038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信息名称: | 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关于改造升级“老字号”的提案》(3191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发布日期: | 2024-06-14 | 成文日期: | 2024-06-14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关于改造升级“老字号”的提案》(3191号)答复
王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造升级“老字号”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3年,我市共推动全市实施工业项目317个,全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1.2亿元,占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44.6%。但“老字号”项目仅有不足50个,投资仅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亿元以上项目仅8个,10亿元以上项目仅5个,整体缺乏发展动力。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印发了《本溪市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本政办发〔2022〕12号),从政策层面推动高质量工业项目投资建设,针对“老字号”项目数量少、规模小、创新发展力不足等方面,计划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发展扩能提级、科技创新优化赋能、园区发展提速增效,使我市“老字号”项目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一、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针对我市老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容易被人仿制,产品单一化、缺少创新,也缺乏标准性等问题,本溪市紧紧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针对老企业、老矿山、老设备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提升工作,全力提升老企业的发展水平。
一是推动老企业智能升级。通过鼓励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系统改造,搭建网络及数字化应用平台,实现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缩短产品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
推动本钢集团建设本钢智慧运营层的一体化经营管理和制造管系统,实现公司核心业务领域管控模式和业务流程的规范统一、实现核心经营业务一体化协同运作、实现核心制造业务集中一贯管理、实现跨系统数据共享和数据资源整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升获取系统化知识的能力。推动本溪工具新建智能化生产车间,对原有生产车间进行智能化(工控系统)升级改造,建设“5G+工业互联网”智能系统,工业互联网建设统依托于5G网络和数字化应用平台,对公司全面管理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从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
推动龙山泉啤酒对发酵过滤系统、水处理系统、包装车间、供电、蒸汽锅炉、制冷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购置智能化设备,满足日常生产需要。推动山水水泥通过建设数字化矿山相关系统,实现矿山地质储量计算、开采计划编制、生产和设备过程管控、安全预警、矿车智能调度等功能,满足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以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带动水泥矿山传统矿业的转型和升级,打造 “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新型矿山,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玉晶玻璃引入先进的一窑多线技术,对现有的二线进行节能降耗改建升级,由原来的一窑一线生产线升级改造为一窑两线生产线。形成了1条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一窑两线光伏背板及汽车玻璃用基板生产线,同时抓住国内浮法技术向二代升级的周期,将生产线技术与装备进行全面升级,降低能耗,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二是推进老矿山绿色转型。根据省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要求,依托我市资源产业优势,着力打造钢铁原材料产业集群和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剥岩废弃矿石资源综合利用。2023年,重点对全市所有符合绿色矿山创建条件的企业进行梳理,实行动态管理、实地调研,与矿山企业签订了《绿色矿山建设承诺书》,督促矿山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建设强度,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同时,要求所有矿山企业编制绿色矿山建设规划,让矿山企业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建设工作。截至目前,辖区内已建成绿色矿山36家,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28个。
三是加快老品牌振兴发展。依托依托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与服务职能,持续鼓励我市企业以“人参铁”、优质硅石、中医药药材等领域优势,推进我市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注重品牌推广。一是推进本钢板材浦项打造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以汽车板为引领的精品板材基地,在汽车板行业代表鞍钢最高水平为目标,引进先进的质量一贯制系统管理和本钢信息化自动化一体化建设,打造以精品汽车板为龙头的绿色产品智慧制造体系,实现多元产业协同发展,建成精品、绿色、智能、共享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集团。目前本钢浦项已入选省质量标杆企业。二是推进华岳精工对现有车间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建设工业数据中心IDC、全面生产信息化平台、成型生产线智能监测系统、成型生产线智能物流系统、成型生产线智能通讯系统。改造后实现生产工艺数字化、智能化,石英砂百分百实现回收、循环利用;生产效率提高20%;错型量由大于0.15mm,降低到小于0.1mm;铸件成品率由90%提高到95%以上;能耗降低13%;材料节约改造前每吨铸件型砂费用约600元,改造后每吨铸件型砂费用约150元。三是推进本溪三药围绕气滞胃痛颗粒等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大品种,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创新集成DCS、MES、SCADA、PAT等先进制造系统,建立集设备互联、规范管理、协同优化、预测预警和精准执行于一体的中药智能制造体系,建立中药口服固体制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紧围绕本溪振兴发展,提出了“人才兴市”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人才兴市推进年”活动,形成强力推进人才工作的共识。通过人才培育及引进,以“揭榜挂帅”等形式,助力企业提高技术攻关能力,有效的促进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规范培养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制定人才培养相关措施。为加强人才引进战略,提升我市企业发展动力,我市制定出台了以《实施“山城英才计划”广泛集聚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核心的“1+42”人才政策体系,推出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给予高校毕业生乡村创业补贴和生活补贴以及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签订定向实用人才合作培养协议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展培训机构合作。通过制定全市《专业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市政府工信、卫健、国资委等9个部门联合行动,与联想、中兴、用友等14个培训机构建立联系、开展培训,加大我市专业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致力于提升我市各领域专业实用人才职业发展能力。3.加强校园人才引进工作。持续集聚高校毕业生留溪来溪创新创业。组织开展企业进校园招聘活动,共开展各类校园招聘活动69场,发布645家次企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7441个,收到求职简历2137份,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吸引支持青年学子来溪实习见习,共发布首批实习见习岗位1058个。通过举办“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有效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业创新,搭建了服务创业创新平台,弘扬了创业创新文化,激发了全民创业创新热情,在全市掀起了创业创新热潮,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是建设科技创新发展体系,推进企业技术研发。通过“带土移植”模式,引进外部成型科研团队项目。2023年共培育了15个市级“带土移植”团队项目,根据《“山城英才计划”“带土移植”团队项目实施细则》的规定和市人才办的意见,委托辽宁科技学院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作为评审单位,对项目进行了遴选。共有7个项目符合评审标准,并依据《实施“山城英才计划”广泛集聚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进行推荐支持。
通过“揭榜挂帅”提高企业技术攻关能力。认真组织指导企业申报“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共推荐辽宁药联制药有限公司的“一类新药盐酸川丁特罗原料药及片剂产业化”、辽宁张裕冰酒酒庄有限公司的“优质抗寒冰葡萄品种选育及冰葡萄酒酿造技术研发与推广”等3批次20项需求申报2023年“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需求。积极为企业争取专项资金,其中龙宝参茸股份有限公司的“辽宁林下人参新品种选育及生态栽培技术研究”、辽宁诺维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左卡尼汀口服液技术开发”等4个项目获得1200万元资金支持。有力的促进企业技术研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面向全市征集“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需求,共征集“交联聚四氟乙烯”、“水溶型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的研制与开发”等“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需求7项。经评审,“高端精密退火炉炉内热场温度均匀性与炉内空气湿度的精确控制”等3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需求列入榜单并发布。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本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