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gyhxxhj-2020-00188 | 发布机构: | 本溪日报 |
信息名称: |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基本知识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20-06-15 | 成文日期: | 2020-06-15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基本知识
1、重大决策是指什么?
重大决策是指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影响社会稳定的决策事项,包括涉及征地拆迁、农民负担、国有企业改制、环境影响、社会保障、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政策制定以及其他对社会稳定有较大影响的决策事项。
2、什么是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重大决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调查,科学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它包括宣传、解释、沟通过程,全面沟通后的风险识别过程和对决策事项进行风险管理的建议完善过程,三者缺一不可,且沟通过程和完善过程更具重要性。
3、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使决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确立风险责任意识,在决策过程中能充分预见和有效规避、预防、控制未来在重大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4、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要求是什么?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既是一个系统的民心工程,也是一个政府形象危机的风险治理工程。因此政治责任性是稳评与其他风险评估不同的重要特征,稳评的这种政治责任性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稳评的主观性则要求各级党委对这项工作实行过程监督,防止形式主义对稳评工作的冲击。
5、如何看待稳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开展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不是为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反而恰恰能够保障政策决策更好的实施。稳评的价值在于提供决策参考,使决策更科学、为决策的实施减少后续的隐患,它的目的不仅在于得出风险程度的结论,更在于给出风险防范和化解的措施。
6、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2﹞2号),《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辽委办发﹝2012﹞24号),《全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辽稳发﹝2014﹞4号),《辽宁省关于深入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具体意见》(辽稳发﹝2014﹞5号),《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年”活动工作要点的通知》(辽稳发﹝2015﹞1号)
7、在目前各项审批事项要求“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社会风险评估是否能够作为土地、矿权审批的前置要件?
稳评不是治权,是政治责任,与简政放权没有关系,除土地征收外,前置要件的说法不准确,只是前置程序。
8、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追究由谁来实施?
主要依据《辽宁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施。
9、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应评尽评、全面客观、查防并重、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实施。
10、哪些重大决策需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凡属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必须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列为工程项目立项前可行性研究程序的一项内容;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社会稳定的重大决策事项,党政机关作出决策前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包括:
(1)涉及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有关重大决策事项。
(2)涉及国有、集体土地征收方面的决策事项。
(3)涉及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方面的有关重大决策事项。
(4)涉及“三农”方面的有关重大决策事项。
(5)涉及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方面的有关重大决策事项。
(6)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或者较大的群体利益的人事机构改革方面的有关重大决策事项。
(7)涉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重大决策事项。
(8)各级党委、政府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认为需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其他涉及群众利益的有关重大决策事项。
11、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评估主体是谁?
各地方党委、政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主体,也当然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具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确定,主要为:重大事项决策的提出部门、政策的制定部门、改革的牵头部门、工作的实施部门及重大工程项目的申报部门。
地方党委、政府作为决策的或者涉及到多部门、职能交叉而难以界定评估直接责任部门的重大事项,由党委和政府指定的部门承担评估责任。需要多级党政机关作出决策的,由初次决策的机关承担评估责任,不重复评估。中央事权项目在地方实施的,由作出决策或提请决策的中央部门确定项目实施单位作为评估主体。中央部门和地方共同决策的项目,由双方共商确定评估主体。省以下跨地区、跨部门的项目,一般由共同的上级党委、政府或部门作为评估主体,或由其指定评估主体。
12、什么是合法性评估?
主要指评估决策机关是否享有相应的决策权并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决策,决策内容和程序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13、什么是合理性评估?
主要指评估决策事项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是否兼顾了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会不会引发不同地区、行业、群体之间的攀比;拟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是否必要、适当,是否尽最大可能维护所涉及群众的合法权益;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界定是否准确,拟给予的补偿、安置或者救助是否合理公平及时。
14、什么是可行性评估?
主要指评估决策事项是否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实施是否具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关配套措施是否经过科学严谨周密论证,出台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决策方案是否充分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是否超出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相关政策是否具有连续性和严密性。
15、风险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
调查应围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四个方面展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项目的合法性调查。包括与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的符合性;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以及专业规划的符合性;项目前期决策程序、审批程序的执行情况;项目执行的技术标准与国家现行标准的符合性。
(2)项目的公众参与情况调查。包括规划公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情况。
(3)项目周边环境状况调查。包括周边自然环境现状和社会环境状况,以及项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群众生活水平、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
(4)项目周边敏感目标调查。周边人口密集区、学校和医院等敏感目标的调查。
(5)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诉求调查。
(6)项目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基层政府和基层组织的态度。
(7)同类项目风险情况调查。国内外尤其是本地同类风险案例调查分析。
(8)媒体与社会舆情导向。媒体对该项目建设的舆情统计和影响调查。
(9)关联事件。
(10)其他事项。